带着好友穿五零 第47节(1 / 4)
他们是七月二十号出发,同行的还有公社高中班上的另外四十多个同学,由校长亲自带队,将他们安排到统一的旅店去。
这个年代的高考还没有后世那样夸张的令人重视,也鲜少会有家长会陪同去考试,大多是像公社这边这样统一送去考场,或者自己出发去考场的。
经历过后世高考场景的邹茜玲几个对这氛围还挺喜欢的,起码不会说全民高考,考场外都挤满了家长。
而且六十年代的高考是先填志愿在考试,前几天邹茜玲几个就到公社高中填了志愿表,他们商量了很久之后,终于确定了要填写的志愿。
梁晓雪跟穿越前一样选择了医学专业,顾一辉也是填了土木工程专业,纪燕珊和萧念白也是干回老本行学计算机。不过现在华国的计算机刚起步,据他们了解开设这个专业的只有三水大学,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邹茜玲和张思乐考虑到当前和未来十几年内的政治环境不打算继续以前的专业,邹茜玲选了经济学,张思乐选了农学(本来想选食品工程相关的,但是没找到,索性就选了个最相近的,研究一下食材也行)。
纪燕珊和顾一辉这两个专业在目前的大学里最好的是京市那边的三水大学,梁晓雪的专业南北都有所不错的大学,为了同一个地区,选了京市那边的医科大学。邹茜玲和张思乐两个自然要跟他们在一块,也是选了京市的大学。
看到他们交上来的志愿表时公社校长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这可都是全国有名的好大学,他们竟然这么敢想?虽然他看好他们,觉得他们成绩不错,但是只是寄希望考个大学就成,没敢想的这么好啊。
把六个人叫过来确认了一遍之后,公社校长最终还是被他们说服,把他们的志愿表就这样交了。反正第一志愿不行还有第二第三志愿。大学志愿不成还有大专志愿。但是万一要成了,那真是天上掉馅饼了,到时候的荣耀自然不必说,升迁也是很有机会的。
怀着这样的隐秘兴奋,校长反倒是最期待这次高考的人。
邹茜玲几个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复习巩固,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尤其是俄语,每天背单词记句子语法,还要听听力。他们一开始用的是萧念白的收音机,后来唐朗搞来了一张收音机票和一百多块钱让邹茜玲自己去买了一台。每天特定时间收听俄语广播。有个电台是教俄语基础发音的,他们每天都得听。
一年多来,不敢说发音怎么样,但是俄语书面考试肯定是没问题的,俄语大字典五个人都啃过一遍。
真是很勤奋在学习,并没有说是高考过就放松或者仗着自己从后世而来而看轻这次考试以及与他们同一时间考试的考生。每个年代都有天才都有学霸,从后世来的除了见识可能要广一些,在智商上基本谈不上碾压,很多人都是很优秀的,这一点无从否定。
而且这个时候大学的录取率还很低,可选择的学校也没有后世多,更别提今年还有许多在大跃*s时候匆忙办的不合格的院校被取消了,高考的竞争就更大了。因而他们这一年多来都没敢放松,真是全身心在备考,感觉又回到了从前高三似的,甚至比那还要认真。
不过在考试的时候都不紧张,他们不是那种考试会紧张的性格,平时准备得充分了,上了考场绝对是淡定的。
因为报考的是理科,所以他们要考七科,就是在数理化的基础上加一科政治,这年代的政治是必考的,不分文理。报考文科的同学就只需要考六科。
而顾一辉是土木工程,他在考完试后还得要加试,主要考绘制图纸方面。这个难不倒他,土木工程的哪个不会画图,就算是后世计算机那么发达能网络建模了,还是要手绘工程图纸练习的。
三天的考试一眨眼就过去,邹茜玲几个没有跟随校长回去,而是在旅店续订了一天,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便去逛省百货,省大学等地。
萧念白也跟着留了下来,这一年半的相处虽说没让他们的关系亲如一家人,但是比起穿越前已经好很多了,最起码纪燕珊也不会见到他就产生逆反心理。
逛街也不纯粹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太久没有出过远门,想透透气而已,回去之后还得秋收呢,可不得先放松下心情。
不过碍于各种票证,许多东西都只能看不能买,几个人最后吃了顿国营饭店,也没买什么什么回去。
回去之后没几天就秋收了。
今年开春种的水稻数量更少了,还是番薯土豆这些耐旱又比较高产的种的多,除了原先那些旱地,开荒出来的地也种了许多,秋收起来还是要费一番力气。
但没人会计较这会儿浪费的力气,大家都卯足了劲来应对秋收,把粮食一颗颗归入仓库,看守得比眼珠子还要紧,毕竟这可是事关一年的口粮啊。
而且去年秋收还听说有流民盗匪抢夺粮食,可不得更小心着,村里听到消息都自行组建了村民兵队,每晚都得轮流巡逻仓库。白天秋收时候也不放松,没法劳动的老人小孩就在村口里坐着玩耍,一看见外人就通报,勘察严厉的很,生怕混进盗贼进来。
公社的民兵组织也很重视流民蹿匪情况,每到秋收前后巡逻都比平日严格,这样虽然麻烦了些,但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蹿匪的侵入。
邹茜玲对这些蹿匪的感官很是复杂,他们这些人中大部分是没得吃了才走上这犯罪道路,当然不排除本身就是饿匪的,可这样的人毕竟在少数,建国后国家对盗匪的打击是很严厉的。但是在同情他们的时候又觉得他们行为可恶,抢占了他人的粮食不说,有些还伤人甚至杀人,这行为实在是令人气愤。
不过这情况也不会持续多久了,旱灾马上就要结束,届时国家方面也会出台新的政策来恢复秩序,安定社会。邹茜玲记得在他们那个世界,旱灾结束之后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归还了农民的自留地不说,还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副业,大食堂是完全结束了。
这个平行世界国家的领导人会不会也出台相应政策邹茜玲还不知道,但是就从她给他们预警之后他们一系列应对旱灾的动作就可以推断出绝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这个国家好的,想必相应的应对政策也不会少。
这个不是她能左右的问题,目前来说下坎山村没有饿死一个人,没有一个人吃观音土,这就是很好的结果了。
秋收完毕后,放榜的日期也差不多了。邹茜玲几个安安心心地待在下坎山里等成绩,现在不比后世能直接上网查,着急也没用,该放榜时自然放榜。 ↑返回顶部↑
这个年代的高考还没有后世那样夸张的令人重视,也鲜少会有家长会陪同去考试,大多是像公社这边这样统一送去考场,或者自己出发去考场的。
经历过后世高考场景的邹茜玲几个对这氛围还挺喜欢的,起码不会说全民高考,考场外都挤满了家长。
而且六十年代的高考是先填志愿在考试,前几天邹茜玲几个就到公社高中填了志愿表,他们商量了很久之后,终于确定了要填写的志愿。
梁晓雪跟穿越前一样选择了医学专业,顾一辉也是填了土木工程专业,纪燕珊和萧念白也是干回老本行学计算机。不过现在华国的计算机刚起步,据他们了解开设这个专业的只有三水大学,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邹茜玲和张思乐考虑到当前和未来十几年内的政治环境不打算继续以前的专业,邹茜玲选了经济学,张思乐选了农学(本来想选食品工程相关的,但是没找到,索性就选了个最相近的,研究一下食材也行)。
纪燕珊和顾一辉这两个专业在目前的大学里最好的是京市那边的三水大学,梁晓雪的专业南北都有所不错的大学,为了同一个地区,选了京市那边的医科大学。邹茜玲和张思乐两个自然要跟他们在一块,也是选了京市的大学。
看到他们交上来的志愿表时公社校长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这可都是全国有名的好大学,他们竟然这么敢想?虽然他看好他们,觉得他们成绩不错,但是只是寄希望考个大学就成,没敢想的这么好啊。
把六个人叫过来确认了一遍之后,公社校长最终还是被他们说服,把他们的志愿表就这样交了。反正第一志愿不行还有第二第三志愿。大学志愿不成还有大专志愿。但是万一要成了,那真是天上掉馅饼了,到时候的荣耀自然不必说,升迁也是很有机会的。
怀着这样的隐秘兴奋,校长反倒是最期待这次高考的人。
邹茜玲几个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复习巩固,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尤其是俄语,每天背单词记句子语法,还要听听力。他们一开始用的是萧念白的收音机,后来唐朗搞来了一张收音机票和一百多块钱让邹茜玲自己去买了一台。每天特定时间收听俄语广播。有个电台是教俄语基础发音的,他们每天都得听。
一年多来,不敢说发音怎么样,但是俄语书面考试肯定是没问题的,俄语大字典五个人都啃过一遍。
真是很勤奋在学习,并没有说是高考过就放松或者仗着自己从后世而来而看轻这次考试以及与他们同一时间考试的考生。每个年代都有天才都有学霸,从后世来的除了见识可能要广一些,在智商上基本谈不上碾压,很多人都是很优秀的,这一点无从否定。
而且这个时候大学的录取率还很低,可选择的学校也没有后世多,更别提今年还有许多在大跃*s时候匆忙办的不合格的院校被取消了,高考的竞争就更大了。因而他们这一年多来都没敢放松,真是全身心在备考,感觉又回到了从前高三似的,甚至比那还要认真。
不过在考试的时候都不紧张,他们不是那种考试会紧张的性格,平时准备得充分了,上了考场绝对是淡定的。
因为报考的是理科,所以他们要考七科,就是在数理化的基础上加一科政治,这年代的政治是必考的,不分文理。报考文科的同学就只需要考六科。
而顾一辉是土木工程,他在考完试后还得要加试,主要考绘制图纸方面。这个难不倒他,土木工程的哪个不会画图,就算是后世计算机那么发达能网络建模了,还是要手绘工程图纸练习的。
三天的考试一眨眼就过去,邹茜玲几个没有跟随校长回去,而是在旅店续订了一天,休息一晚后第二天便去逛省百货,省大学等地。
萧念白也跟着留了下来,这一年半的相处虽说没让他们的关系亲如一家人,但是比起穿越前已经好很多了,最起码纪燕珊也不会见到他就产生逆反心理。
逛街也不纯粹是为了买东西,而是太久没有出过远门,想透透气而已,回去之后还得秋收呢,可不得先放松下心情。
不过碍于各种票证,许多东西都只能看不能买,几个人最后吃了顿国营饭店,也没买什么什么回去。
回去之后没几天就秋收了。
今年开春种的水稻数量更少了,还是番薯土豆这些耐旱又比较高产的种的多,除了原先那些旱地,开荒出来的地也种了许多,秋收起来还是要费一番力气。
但没人会计较这会儿浪费的力气,大家都卯足了劲来应对秋收,把粮食一颗颗归入仓库,看守得比眼珠子还要紧,毕竟这可是事关一年的口粮啊。
而且去年秋收还听说有流民盗匪抢夺粮食,可不得更小心着,村里听到消息都自行组建了村民兵队,每晚都得轮流巡逻仓库。白天秋收时候也不放松,没法劳动的老人小孩就在村口里坐着玩耍,一看见外人就通报,勘察严厉的很,生怕混进盗贼进来。
公社的民兵组织也很重视流民蹿匪情况,每到秋收前后巡逻都比平日严格,这样虽然麻烦了些,但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蹿匪的侵入。
邹茜玲对这些蹿匪的感官很是复杂,他们这些人中大部分是没得吃了才走上这犯罪道路,当然不排除本身就是饿匪的,可这样的人毕竟在少数,建国后国家对盗匪的打击是很严厉的。但是在同情他们的时候又觉得他们行为可恶,抢占了他人的粮食不说,有些还伤人甚至杀人,这行为实在是令人气愤。
不过这情况也不会持续多久了,旱灾马上就要结束,届时国家方面也会出台新的政策来恢复秩序,安定社会。邹茜玲记得在他们那个世界,旱灾结束之后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归还了农民的自留地不说,还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副业,大食堂是完全结束了。
这个平行世界国家的领导人会不会也出台相应政策邹茜玲还不知道,但是就从她给他们预警之后他们一系列应对旱灾的动作就可以推断出绝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这个国家好的,想必相应的应对政策也不会少。
这个不是她能左右的问题,目前来说下坎山村没有饿死一个人,没有一个人吃观音土,这就是很好的结果了。
秋收完毕后,放榜的日期也差不多了。邹茜玲几个安安心心地待在下坎山里等成绩,现在不比后世能直接上网查,着急也没用,该放榜时自然放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