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囤货躺赢日常[种田] 第2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雨下了三天才停,网络和手机信号则是在雨停了半天后才重新恢复。
  乔苏祺是被接连不断的消息吵醒的,她睡前忘记把手机静音,几百条消息同时涌入,搞得手机在枕边直直震动了两三分钟才结束。
  她眉目含着倦意,懒洋洋地把手机揽了过来,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经国日报”的头条。
  这还是之前上思政课时,老师要求所有学生关注订阅的报纸头条号。除了上课,她几乎没再点开过这个过于正式肃穆的头条号,就连取关都忘记。
  她的手机设置过消息会自动显示一行在通知栏上,因此乔苏祺刚一睁眼,半句话就钻进了她还有些朦胧的视线中:“感谢政府的领导,人民的支持,我国成功渡过高温的灾难……”
  这一行字打碎了残存的睡意。
  乔苏祺彻底清醒,从床上坐了起来,点开这一篇报道仔细看了起来。
  报道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从三个月前突如其来的灾难开始叙述,着重强调了高温期间经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最后寥寥几句表明:经过气象局的监测,确定气气温已经降了下来,短时间内不会再升上去,人民的生活将很快步入正轨。
  全文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歌唱政府领导力和人民的向心力,乔苏祺略过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目光集中在“生活回归正轨”这几个字上。
  回归正轨?
  怎么可能!
  乔苏祺关掉这篇报道,又点开了其他新闻仔细看了起来。事后才发现,所有的新闻几乎都是一个论调。
  她甚至还看到了一些小众媒体偷偷摸摸拉踩其他国家处理高温的不及时,以及政府的混乱等等,和经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事情官方是不会报道的,未免有引战的嫌疑。可那些小众媒体扯着“名气小、没人看”的大旗,大肆挥洒笔墨。偏偏这样的行事作风没有引起网友的反感,反而得到了一片叫好。
  全国上下所有人都在热烈狂歌,劫后余生的庆幸、积攒了三个月之久的烦闷愁苦,此刻被一齐宣泄出来。
  乔苏祺拨通了崔若若的电话,“若若,你当时想和我说什么?”
  当时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因为没有信号,被迫挂断了电话。她隐隐觉得,那句话很重要。
  崔若若有些犹豫,吞吞吐吐道:“这几天没有网络和信号,你可能不太清楚。”
  “三天前的夜里大降温,随后全球的网络和电流信号全部切断。直到大雨结束,信号才开始缓缓恢复。”崔若若解释,“我当时给你打电话,是因为那个雨不正常。”
  “五天前,京都城东有个地方忽然下雨,雨势很小,加上京都人几乎都被封控在家,所有这个异象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下雨不奇怪,怪的是全球好几个月都没有雨水,只有那个下了一点点雨,而且下雨的范围仿佛被控制着,只有那片地域有雨。”
  “仿佛有一个无形的屏障把雨点隔绝了,屏障之外,一点雨丝都渗透不出来。”崔若若有些郁闷,有些苦恼自己在亚美国待得太久,经国话水准退化了不少,如今难以描述出那个景象。
  好在乔苏祺大概听懂了她的意思,“你是说,像结界一样,只有结界内有雨,其他地方没有?”
  崔若若连连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我虽然没有亲自到现场,但教授给我看了录像,很诡异。”
  “雨水下得不多,持续时间也很短,估摸着所有雨水装起来,还装不满一个游泳池。隔壁研究所有一个教授觉得这场突如其来的小雨是破解高温的关键线索,想让人装一点雨水回来研究,可是不管使用什么容器,都遇水即化。”崔若若说,“好像那不是雨水,是硫酸,或是其他腐蚀性的化学物质似的。但人体接触到它又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它的溶解效果只作用在容器上,反正处处都很怪异。”
  乔苏祺越听眉头皱得越紧,她上辈子只是千万求生的普通人里的一个,没有渠道和途径接触到京都的事情,更无法了解京都研究所的项目,所以她并不知道上辈子在京都是否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崔若若松了口气,“好在雨只下了那一次,也没有再引起其他异象。再后来就是持续三天的瓢泼大雨,我刚开始还以为是同一种雨,才急急忙忙给你打电话。但现在看来,后来的大雨就是普通的雨,不能相提并论。”
  “若若,京都下雨的那个地方在哪儿,你知道吗?”
  崔若若也不好奇她会问出这个问题,知道下雨的人第一件事都是调查那个地方是否有异常,就连她都好奇地在网上搜了又搜,可惜没得到任何线索。
  她报了一串地标,“当初下雨的就是这个地方,我在网上查过,什么都没查到,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荒郊。”
  乔苏祺没有挂断电话,打开电脑飞快地在搜索栏中输入了地标,页面很快加载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