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第68节(2 / 4)
不多时,张华和裴被押送到司马伦屯兵的皇宫主路南侧,而贾南风的家眷及党羽,包括董猛(涉嫌参与多起后宫阴谋的太监)、程据(贾南风男宠,调制毒药企图毒杀司马遹)、孙虑(传矫诏命司马遹服毒之人)、刘振(用药杵打死司马遹之人)、赵浚(赵粲的叔父,就是之前劝司马遹发动政变的那位中护军,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确实是贾南风私党)以及贾氏一族、韩氏一族(贾谧的叔伯)、太原郭氏一族(贾南风的舅氏,郭淮的后代)全都被押送到了这里。
旁边的空地上横躺着三具尸体,分别是被砍死的贾谧、刚刚被拷打致死的贾午和赵粲。
司马肜扫视被俘者,竟发现了解系、解结也夹杂其中。他跟解氏兄弟交情不错,慌忙问司马伦道:“是不是搞错了?解系、解结不是贾南风私党啊!”
司马伦蔑视地瞟了一眼司马肜,言道:“这二人屡次对我无礼,我誓杀之!”当初,解氏兄弟上疏弹劾过司马伦,故被司马伦怀恨。
漫长的政变之夜就快过去了,眼看天空渐渐泛白。
司马伦一声喝令:“全部斩首!”
跟往常在洛阳东市处斩犯人不同,在这场政变中,以上大部分人基本都在皇宫主路南侧被就地处斩,显得不那么正规。
公元300年5月8日凌晨,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哀号声,皇宫的主路上血流成河。
“我是先帝老臣,赤胆忠心。我不怕死,只怕皇室即将大难临头了。”
张华临死前失声痛哭。他的眼泪到底为何而流?是对过往的悔恨,还是对未来的绝望?张华感觉到凛冽的刀风迅速逼近他的脖颈,刹那间,他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天,他冒着漫天飞雪前去探望重病的羊祜。那时候,寒风也是像现在这样吹过他的脖颈,可他却一点都不觉得冷。那时候,他还年轻,敢作敢为,羊祜的嘱托更带给他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我曾力主伐吴,平定天下。
我曾仗义执言,不惜得罪权臣、得罪皇帝。
我曾远离政坛,蛰伏沉寂。
我想匡扶社稷,我想报答知遇之恩,我也心存畏惧。
无论如何,我尽力了。
张华被害时六十九岁,他的两个儿子也同时被杀。
阎缵闻听张华罹难的消息,跌跌撞撞跑到张华的尸体旁,痛哭流涕:“我早就劝您逊位,您不听,今天遭此大难,岂非天命啊!”
裴也被杀了,他死时三十四岁。按照夷三族的规矩,他的两个儿子理应被处死。司马肜和司马越求情道:“裴的父亲裴秀为社稷立过大功,不该让他绝后!”早年,裴秀力挺司马炎当太子,又倡议五等爵制度,让无数人受益。司马伦想了想,总算同意赦免裴的两个儿子。
我们不止一次介绍过河东裴氏,这里再补充几句。这个显赫的家族并没有随着裴的死走向没落,除了前文讲到的裴秀、裴楷、裴三位杰出人物外,本书多次提及的为《三国志》作注解的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也属于河东裴氏。河东裴氏上可追溯到秦汉,下则延续到五代十国,隋唐时达到鼎盛。在这一千年多年的悠久岁月中,河东裴氏可谓人才辈出。
政变当夜,贾南风即被废黜了皇后身份,翌日,她住进了她昔日的手下败将——杨芷和司马遹——住过的地方金墉城。顺带提一句,负责将贾南风押送至金墉城的人是尚书和郁,他前不久还刚手持诏书,奉贾南风之命前往东宫废黜司马遹。史书记载,和郁名声不佳,甚至连他哥哥和峤都轻蔑其为人,想来便是因他这种墙头草的作风吧。
政变后第六天,司马伦发矫诏命贾南风自裁,并赐给贾南风毒酒,将他毒死。
这位以丑恶面目展现于史书中的皇后,终于结束了她残暴、凶悍又兴风作浪的一生。死时四十五岁。
在所有史料中,贾南风的恶劣行迹都是罄竹难书。而奇妙的是,在对她的诸多恶评中,丑,这一点向来都是放在首位的。这正应了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丑不是你的错,但出来吓唬人就不对了。然而,这确实很值得商榷,倘若贾南风是个风姿卓绝的女人,会不会评价会略高些?甚至截然不同呢?有可能。至少也会衍生出一些令人遐想的非褒非贬的八卦逸闻。
后代史家提出一种观点,世人把西晋的混乱全归结到贾南风头上,着实欠公允。客观地说,这话在理。事实上,贾南风执政的元康年间(291—299),是继司马炎死后西晋王朝绝无仅有的稳定时期,当然,公认的说法,这九年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有张华、裴、贾模三人的支撑。但无论如何,这三位重臣,甚至包括之前的卫瓘,都是贾南风一手提拔起来的。鉴于此,再把西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政变以及后来的战乱归罪到贾南风头上就不那么妥当了。若论其缘由,只能说是司马衷呆傻,根本没能力统治国家,以致滋长了人们心中对权力和混乱的渴望。但司马衷又不是自己想当皇帝的,如此说来,一切祸乱的根源,则都该让先前那位颇得人心的“宽厚仁君”司马炎来承担了。
回过头来说,如果贾南风的劣迹在史书中真是被夸大,那么当裴、刘卞等人企图废黜贾南风时,张华选择支持贾南风,其理由——“诸藩王拥兵自重,朝中朋党林立,搞不好会因此再生变故……”这话确是不无道理。
张华身为西晋名臣,他的才学和干略毋庸置疑。但他晚年颇受争议,不管是因为贪恋权位,还是顾念贾南风知遇之恩,他都无法逃避身为贾南风私党这个事实。可退一步讲,张华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又能做些什么呢?或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就算废了贾南风,肯定还会引发更严重的祸乱,对他来说,面前的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是故隐忍不发吧?
不可否认的是,自贾南风死后,西晋王朝的的确确是乱成了一锅粥……
难兄难弟
赵王司马伦诛灭了贾南风一党后,又将裴的岳丈——司徒王戎和没帮司马遹出头申冤的王衍二人罢免。
随后,司马伦官拜相国(丞相)、侍中(门下省首席重臣)、持节(拥有不经司法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的特权)、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央军最高统帅),成为朝中最强势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相国这个官位。自东汉末年至魏朝,总共出过四位大名鼎鼎的相国,他们分别是曹操、曹丕、司马昭和司马炎,这四位无一不是篡国权臣。 ↑返回顶部↑
旁边的空地上横躺着三具尸体,分别是被砍死的贾谧、刚刚被拷打致死的贾午和赵粲。
司马肜扫视被俘者,竟发现了解系、解结也夹杂其中。他跟解氏兄弟交情不错,慌忙问司马伦道:“是不是搞错了?解系、解结不是贾南风私党啊!”
司马伦蔑视地瞟了一眼司马肜,言道:“这二人屡次对我无礼,我誓杀之!”当初,解氏兄弟上疏弹劾过司马伦,故被司马伦怀恨。
漫长的政变之夜就快过去了,眼看天空渐渐泛白。
司马伦一声喝令:“全部斩首!”
跟往常在洛阳东市处斩犯人不同,在这场政变中,以上大部分人基本都在皇宫主路南侧被就地处斩,显得不那么正规。
公元300年5月8日凌晨,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哀号声,皇宫的主路上血流成河。
“我是先帝老臣,赤胆忠心。我不怕死,只怕皇室即将大难临头了。”
张华临死前失声痛哭。他的眼泪到底为何而流?是对过往的悔恨,还是对未来的绝望?张华感觉到凛冽的刀风迅速逼近他的脖颈,刹那间,他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冬天,他冒着漫天飞雪前去探望重病的羊祜。那时候,寒风也是像现在这样吹过他的脖颈,可他却一点都不觉得冷。那时候,他还年轻,敢作敢为,羊祜的嘱托更带给他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
我曾力主伐吴,平定天下。
我曾仗义执言,不惜得罪权臣、得罪皇帝。
我曾远离政坛,蛰伏沉寂。
我想匡扶社稷,我想报答知遇之恩,我也心存畏惧。
无论如何,我尽力了。
张华被害时六十九岁,他的两个儿子也同时被杀。
阎缵闻听张华罹难的消息,跌跌撞撞跑到张华的尸体旁,痛哭流涕:“我早就劝您逊位,您不听,今天遭此大难,岂非天命啊!”
裴也被杀了,他死时三十四岁。按照夷三族的规矩,他的两个儿子理应被处死。司马肜和司马越求情道:“裴的父亲裴秀为社稷立过大功,不该让他绝后!”早年,裴秀力挺司马炎当太子,又倡议五等爵制度,让无数人受益。司马伦想了想,总算同意赦免裴的两个儿子。
我们不止一次介绍过河东裴氏,这里再补充几句。这个显赫的家族并没有随着裴的死走向没落,除了前文讲到的裴秀、裴楷、裴三位杰出人物外,本书多次提及的为《三国志》作注解的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也属于河东裴氏。河东裴氏上可追溯到秦汉,下则延续到五代十国,隋唐时达到鼎盛。在这一千年多年的悠久岁月中,河东裴氏可谓人才辈出。
政变当夜,贾南风即被废黜了皇后身份,翌日,她住进了她昔日的手下败将——杨芷和司马遹——住过的地方金墉城。顺带提一句,负责将贾南风押送至金墉城的人是尚书和郁,他前不久还刚手持诏书,奉贾南风之命前往东宫废黜司马遹。史书记载,和郁名声不佳,甚至连他哥哥和峤都轻蔑其为人,想来便是因他这种墙头草的作风吧。
政变后第六天,司马伦发矫诏命贾南风自裁,并赐给贾南风毒酒,将他毒死。
这位以丑恶面目展现于史书中的皇后,终于结束了她残暴、凶悍又兴风作浪的一生。死时四十五岁。
在所有史料中,贾南风的恶劣行迹都是罄竹难书。而奇妙的是,在对她的诸多恶评中,丑,这一点向来都是放在首位的。这正应了时下流行的一句话:丑不是你的错,但出来吓唬人就不对了。然而,这确实很值得商榷,倘若贾南风是个风姿卓绝的女人,会不会评价会略高些?甚至截然不同呢?有可能。至少也会衍生出一些令人遐想的非褒非贬的八卦逸闻。
后代史家提出一种观点,世人把西晋的混乱全归结到贾南风头上,着实欠公允。客观地说,这话在理。事实上,贾南风执政的元康年间(291—299),是继司马炎死后西晋王朝绝无仅有的稳定时期,当然,公认的说法,这九年之所以稳定,是因为有张华、裴、贾模三人的支撑。但无论如何,这三位重臣,甚至包括之前的卫瓘,都是贾南风一手提拔起来的。鉴于此,再把西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政变以及后来的战乱归罪到贾南风头上就不那么妥当了。若论其缘由,只能说是司马衷呆傻,根本没能力统治国家,以致滋长了人们心中对权力和混乱的渴望。但司马衷又不是自己想当皇帝的,如此说来,一切祸乱的根源,则都该让先前那位颇得人心的“宽厚仁君”司马炎来承担了。
回过头来说,如果贾南风的劣迹在史书中真是被夸大,那么当裴、刘卞等人企图废黜贾南风时,张华选择支持贾南风,其理由——“诸藩王拥兵自重,朝中朋党林立,搞不好会因此再生变故……”这话确是不无道理。
张华身为西晋名臣,他的才学和干略毋庸置疑。但他晚年颇受争议,不管是因为贪恋权位,还是顾念贾南风知遇之恩,他都无法逃避身为贾南风私党这个事实。可退一步讲,张华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又能做些什么呢?或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就算废了贾南风,肯定还会引发更严重的祸乱,对他来说,面前的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是故隐忍不发吧?
不可否认的是,自贾南风死后,西晋王朝的的确确是乱成了一锅粥……
难兄难弟
赵王司马伦诛灭了贾南风一党后,又将裴的岳丈——司徒王戎和没帮司马遹出头申冤的王衍二人罢免。
随后,司马伦官拜相国(丞相)、侍中(门下省首席重臣)、持节(拥有不经司法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的特权)、都督中外诸军事(中央军最高统帅),成为朝中最强势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相国这个官位。自东汉末年至魏朝,总共出过四位大名鼎鼎的相国,他们分别是曹操、曹丕、司马昭和司马炎,这四位无一不是篡国权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