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 第70节(2 / 4)
“你、你要干什么?”
司马威猛地伸出手,去抢挂在皇帝腰间的玉玺。司马衷死死抱着玉玺不放。二人撕扯在一起。
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扭打就这样展开了。
“快交出来!”司马威使劲掰司马衷的手,只听咔吧一声,司马衷的手指居然被司马威生生给掰断了。
司马衷疼得一声惨叫,松开了手。上天给了他一个说不的机会,却不给他左右命运的机会。
司马衷哀怨地望着司马威,又扫视着周围袖手旁观的群臣。
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发生在皇帝寝宫的斗殴很快结束了。司马威心满意足地拿到了战利品——玉玺。接着,他替司马衷写下禅位诏书,并在诏书上重重地盖上玺印。
当日,司马伦召集群臣入殿,并让左卫率王舆和前军将军司马雅率军包围住大殿。满朝公卿在尚书令满奋(魏国重臣满宠的孙子)的主持下,宣布司马衷退位,请司马伦登基。
司马伦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地猛跳。我就要当上皇帝了!一旁的孙秀悄悄用胳膊肘戳了戳司马伦。司马伦这才记得之前孙秀的百般叮嘱——“按照规矩,到时候您一定得谦让一番。”
对,得谦让……纵然他千百个不愿意,还是勉强挤出了这几个字:“公卿的盛情,朕……哦,我难以接受啊……”他生怕说出这句话后没人接茬儿。
不过,司马伦算是多虑了。公卿齐刷刷地说道:“众望所归,请您不要推辞。”
司马伦大大松了口气。他两眼放光,生怕错过这个机会,马上爽快地回道:“朕!答应了!”想当年在魏朝时,司马家族的权柄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积累了几十年,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昭还是五次拒绝了魏国皇帝册封相国的诏书。而如今,司马伦仅仅当政半年就迫不及待地称了帝。若说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尚算盗亦有道,那么司马伦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小偷小摸,这也难怪,联想他早年偷窃御宝的行径,实在没必要对他抱有什么期待。
这场闹剧进展得出奇顺利,完全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一个智障者换来一个稍微正常点的人,虽说这个稍微正常点的人绝不是什么好鸟,可还能怎么样呢?
司马衷就这么草率地退位了,他被尊为太上皇,被押解到金墉城中软禁,跟他一起的,还有刚当了两个月皇后的羊献容。
对于司马衷来说,无论是偌大的皇宫,还是金墉城,都没什么不同,无非是换个地方住而已。有时候,他会想起那一晚贾南风的呼救声:“陛下!你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臣妾被废吗?若我被废掉,迟早有一天,你也会让人废掉的!”
贾南风欺压了自己一辈子,讽刺的是,贾南风最后居然说对了。继而,司马衷又努力往更深一层思考。被废,还是不被废,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他几乎无法找出这两者的区别。
起兵勤王(齐王、成都王vs赵王)
赵王司马伦当上皇帝,自然希望将来由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于是,之前被册立为皇太孙的司马臧就显得尤其碍眼。没过几天,司马伦就把这个三岁的小孩处死了。
遥想当年,司马家的兄弟们精诚团结,开创了晋朝。可到了此时,司马伦却把侄孙一脚踢开,自己取而代之。他坐上了皇位,同样,他也丝毫不差继承了司马衷先前的处境。事实上,他成了又一个皇位上的吉祥物。真正的大赢家,其实是司马伦的狗头军师——幕后总导演孙秀。
司马伦登基后,孙秀官拜骠骑将军、侍中、中书监,全权掌管朝政。而掰断司马衷手指抢来玉玺的司马威则官拜中书令。
国家换了皇帝,底下人自然需要安抚。
孙秀让所有十六岁以上的太学生和二十岁以上在学的士人都当了官,各郡县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甚至连司马伦、孙秀的奴仆杂役都全部封侯。因为一下子多出太多官员,官帽上佩戴的貂蝉(古代官员的饰物)不够用,只能拿狗尾来充数;铸造侯印的金银不足,索性不用金银,只在木板上刻姓名。时人讥讽为“狗尾续貂”“白板之侯”。
十年前,杨骏大肆封赏公卿时,石崇、何攀曾说:“您开了这样的先河,后世必当效仿,那么几代之后,天下就全都是公侯了!”
杨骏倒台后,司马亮也有模有样地学杨骏封赏群臣,傅咸说:“照您这么封赏,以后谁不盼着国家有政变?”
今天,这些话全都应验了。
接下来说说司马伦称帝后各方的反应,朝廷公卿在兵势的压迫下,一个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朝廷以外,那些藩镇重臣,尤其是藩王,则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持观望态度。当时,全国各地有几个颇具实力的藩王。他们分别是——
公元291年被外派到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长沙王司马乂(yi)(司马衷六弟)。外派原因:受胞兄司马玮事件牵连。
公元299年被贾南风外派到冀州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司马衷十六弟)。外派原因:看不惯贾谧跟司马遹说话没大没小出面制止,得罪了贾氏。 ↑返回顶部↑
司马威猛地伸出手,去抢挂在皇帝腰间的玉玺。司马衷死死抱着玉玺不放。二人撕扯在一起。
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扭打就这样展开了。
“快交出来!”司马威使劲掰司马衷的手,只听咔吧一声,司马衷的手指居然被司马威生生给掰断了。
司马衷疼得一声惨叫,松开了手。上天给了他一个说不的机会,却不给他左右命运的机会。
司马衷哀怨地望着司马威,又扫视着周围袖手旁观的群臣。
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发生在皇帝寝宫的斗殴很快结束了。司马威心满意足地拿到了战利品——玉玺。接着,他替司马衷写下禅位诏书,并在诏书上重重地盖上玺印。
当日,司马伦召集群臣入殿,并让左卫率王舆和前军将军司马雅率军包围住大殿。满朝公卿在尚书令满奋(魏国重臣满宠的孙子)的主持下,宣布司马衷退位,请司马伦登基。
司马伦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地猛跳。我就要当上皇帝了!一旁的孙秀悄悄用胳膊肘戳了戳司马伦。司马伦这才记得之前孙秀的百般叮嘱——“按照规矩,到时候您一定得谦让一番。”
对,得谦让……纵然他千百个不愿意,还是勉强挤出了这几个字:“公卿的盛情,朕……哦,我难以接受啊……”他生怕说出这句话后没人接茬儿。
不过,司马伦算是多虑了。公卿齐刷刷地说道:“众望所归,请您不要推辞。”
司马伦大大松了口气。他两眼放光,生怕错过这个机会,马上爽快地回道:“朕!答应了!”想当年在魏朝时,司马家族的权柄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积累了几十年,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昭还是五次拒绝了魏国皇帝册封相国的诏书。而如今,司马伦仅仅当政半年就迫不及待地称了帝。若说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尚算盗亦有道,那么司马伦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小偷小摸,这也难怪,联想他早年偷窃御宝的行径,实在没必要对他抱有什么期待。
这场闹剧进展得出奇顺利,完全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一个智障者换来一个稍微正常点的人,虽说这个稍微正常点的人绝不是什么好鸟,可还能怎么样呢?
司马衷就这么草率地退位了,他被尊为太上皇,被押解到金墉城中软禁,跟他一起的,还有刚当了两个月皇后的羊献容。
对于司马衷来说,无论是偌大的皇宫,还是金墉城,都没什么不同,无非是换个地方住而已。有时候,他会想起那一晚贾南风的呼救声:“陛下!你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臣妾被废吗?若我被废掉,迟早有一天,你也会让人废掉的!”
贾南风欺压了自己一辈子,讽刺的是,贾南风最后居然说对了。继而,司马衷又努力往更深一层思考。被废,还是不被废,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他几乎无法找出这两者的区别。
起兵勤王(齐王、成都王vs赵王)
赵王司马伦当上皇帝,自然希望将来由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于是,之前被册立为皇太孙的司马臧就显得尤其碍眼。没过几天,司马伦就把这个三岁的小孩处死了。
遥想当年,司马家的兄弟们精诚团结,开创了晋朝。可到了此时,司马伦却把侄孙一脚踢开,自己取而代之。他坐上了皇位,同样,他也丝毫不差继承了司马衷先前的处境。事实上,他成了又一个皇位上的吉祥物。真正的大赢家,其实是司马伦的狗头军师——幕后总导演孙秀。
司马伦登基后,孙秀官拜骠骑将军、侍中、中书监,全权掌管朝政。而掰断司马衷手指抢来玉玺的司马威则官拜中书令。
国家换了皇帝,底下人自然需要安抚。
孙秀让所有十六岁以上的太学生和二十岁以上在学的士人都当了官,各郡县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甚至连司马伦、孙秀的奴仆杂役都全部封侯。因为一下子多出太多官员,官帽上佩戴的貂蝉(古代官员的饰物)不够用,只能拿狗尾来充数;铸造侯印的金银不足,索性不用金银,只在木板上刻姓名。时人讥讽为“狗尾续貂”“白板之侯”。
十年前,杨骏大肆封赏公卿时,石崇、何攀曾说:“您开了这样的先河,后世必当效仿,那么几代之后,天下就全都是公侯了!”
杨骏倒台后,司马亮也有模有样地学杨骏封赏群臣,傅咸说:“照您这么封赏,以后谁不盼着国家有政变?”
今天,这些话全都应验了。
接下来说说司马伦称帝后各方的反应,朝廷公卿在兵势的压迫下,一个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朝廷以外,那些藩镇重臣,尤其是藩王,则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持观望态度。当时,全国各地有几个颇具实力的藩王。他们分别是——
公元291年被外派到常山(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长沙王司马乂(yi)(司马衷六弟)。外派原因:受胞兄司马玮事件牵连。
公元299年被贾南风外派到冀州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司马衷十六弟)。外派原因:看不惯贾谧跟司马遹说话没大没小出面制止,得罪了贾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