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太子日常 第84节(1 / 4)
“臣妾谢皇后娘娘教诲。”是呀,她还有儿子,不是她不心疼依月,而有些事无法改变,皇家格格享受了公主的荣耀,同样也要付出。
看着齐妃那清澈伤心的眼眸,皇后知道她又成了以前的齐妃,这样就好,“去吧。”皇后也不再多留她。
在婉蓉并不知道的时候,皇后为她免去日后可能有的灾难,婉蓉现在又一门心思投入研究之中,她想试试研究体积小能按在船上的炮,这样对于在海上作战很有利,要考虑船的承重,要考虑大炮的威力,现代倒是有很多,可是那些以现代技术是做不出来,还是只能在目前的技术上改良,威力可能大大降低,但有总比没有好。
婉蓉又陷入研究之中,这次的事同样给胤礽敲了个警钟,大清同样需要能海上作战的将领以及军队,同样还要有相对完善的装备,胤礽已经在想如何建立海军,为此召见了索额图允禛等重要军机大臣商议此事,众大臣是很赞同,只是具体方案还拿不出来。
胤礽觉得有必要听听皇阿玛的意见,皇阿玛领兵打仗多年,应该会有见解,康熙得知儿子想法很支持,“保成呐,你说这海上作战跟陆地上有何区别?”
“因为在海上,受到了海水的限制。”胤礽如实回答。
“是呀,因为在海上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除开地理环境以外,其他的跟陆地上有区别吗?”怎么领兵怎么打仗靠的还是谋略,谋略时要考虑海上天气环境行动受限的因素,其他的不一样都是打吗?谁的武功好,谁就赢。
“多谢皇阿玛,儿臣明白了。”是呀,只要八旗士兵熟悉水性,能在水中行动自如,跟陆地上的区别并不大,因为他们在水中受限,敌人也一样。
胤礽被康熙一点就清晰,主要是选出适合领兵的人选,这也不是着急的事,胤礽同时还想发展商业,上次出海带回来的商业让他震惊,当然并不是为了再次出海,出海毕竟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不应该重农轻商,应该同等发展,这样才是最好。
胤礽想着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转眼过去了两个多月,传来了福全的捷报,信上说倭寇他们的国君先不同意谈,更不说签下不平等条约,他们双方都登上船在海中准备开战的时候,福全下令让每个船上的火铳编队人员,对敌方开始射击,压根不等他们人到敌方船上,敌方已经被子弹打死不少人,吓得仓皇而逃,而他们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快的都让他们觉得是错觉,他们的国君被逼无奈答应和谈。
看到这胤礽就放心了,他可是很相信允禩他们谈判的能力。
果不其然半个月以后,再次传来捷报,对方国君很憋屈的签下不平等条约,此条约明确写明是他们先无缘无故越境杀人,交出主事一干等人给大清处理,并罚款一百万两,同时接受大清的友好帮助,每年向大清进贡十万两,每三个月向大清进贡多少鱼虾跟珍珠,以及不准组建军队随时接受大清官员视察,甚至东海将归大清所有,他们不得随便进入,还有一些其他允禩他们想出的条约,而允禩他们把这份条约命名为海之条约。
允禩对外宣称倭寇国君当面道歉,并以重罚,大清很大方的原谅并协助他们管理好国家,大清是友好热爱和平的国家,大清是在帮助他们!
大清周围的国家一直都盯着这件事,当听到大清皇室给出的宣言,沙俄的彼得大帝扯扯嘴角,帮助到成了大清的附属国吗?那他们也想这样帮助大清好吧?大清皇帝能友好同意吗?看来想蚕食大清边境领土得想个别的办法。
其他小国听了后,表示他们还是安安分分过自己的日子,好在大清新君不是个好战的,但绝对不是个好脾气的,看看倭寇就懂了,他们还想自由的生活。
胤礽听了这个消息,对允禩他们非常满意,没错,他们就是友好的帮助他们,免得他们不懂得怎么做人,胤礽为此召见允祉,“允祉,允禩他们传回来的消息,你也听见了,这舆论就交给你了,咱们大清一向是有礼待人,别人不懂道理,咱们教别人懂道理。”胤礽一副朕多么宽宏大量。
允祉被皇上的无耻惊呆了,不过他这嘚瑟样真是好样的,他喜欢,的确嘛,他们大清是很宽宏大量,没灭了就是龙恩浩荡,“臣遵旨。”怎么控制舆论导向他清楚,写点东西就是了。
经过允祉的操作这件事很快成了百姓闲余谈论的话题,百姓都在说皇上英明,咱们大清大气,越境杀人只杀了主事一干人等,罚银一百万两,以及东海和日后年年进贡,真是宽宏大量,绝口不提开枪打死不少敌方士兵。
一时之间百姓们也十分高兴,觉得自己是大清子民太幸运,谁也不是傻子,皇上如此做吃亏的是谁,他们岂会不清楚?身为大清国子民,自然是要维护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强大,他们这些百姓也跟着腰杆子硬。
一个月以后他们顺利凯旋而归,胤礽对他们重重有赏,同时第二天提出扩建火铳编队,成立一个火铳军,以前那些对火铳有质疑的武将,当看到那场战役以后,肠子都悔青了,如今全部都异口同声赞同,跟胤礽预计的一样,“还是自愿报名,再来朕想成立海军,类似倭寇之事以后也许还会有,咱们大清应该有自己的海上作战军队,海军以海上作战为主,当然不仅仅会海上,陆地上也能骁勇善战。”胤礽提出自己的想法。
“启禀皇上,臣等以为此想法甚好。”经过这场越境杀人,文官也不反对。
“臣等附议。”众大臣都赞同。
这件事具体就容后再议,胤礽提出农商并齐发展的政策,立马就遭到大臣的反对,“启禀皇上,这件事臣以为不妥,自古农业十分重要,农业乃是国之根本。”
其他大臣都议论纷纷,胤礽岂会给他们反对的机会,“行了,上次恭亲王出海带回来的效益你们也看见了,但出海并不是上上之策,看看允禟一年给国库缴纳多少税,可见发展商业同样重要,百姓的日子也会过的很好。”
大臣还想争辩说什么,就见皇上一脸你再有说的,你每年就给国库上缴那么多银子,那些大臣只能闭嘴。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又过去半年,这半年里胤礽实施商农并齐发展,整顿财政,加强密折制度一系列措施,大清在胤礽的治理之下欣欣向荣,而海军的领将是常宁主导,福全协助,毕竟福全已经负责火铳军,实在忙不过来。
允褆负责兵部,允俄负责火铳军,海军还差人将来接手,其他兄弟,实在没有武将之风,胤礽把目光瞄准了十四,他一直有关注着皇阿玛其他儿子的学业,当然十四一个人是不行的,还得找个人协助他,还有时间慢慢选。
在胤礽为国为民操劳的时候,婉蓉也在努力想船上武器的设计图,真是设计了改,改了设计,到现在都没有满意的,不是射程不够,就是威力太小,婉蓉依旧努力中。
又过去大半年,离当初胤礽说的年后选秀又多过了半年,皇上不着急,大臣们着急啊!他们家闺女等不了那么久,年纪都不算小了,正是含苞待放的好年华,于是壮着胆子重提,这次胤礽并没有阻拦,很爽快的答应了。
爽快的让大臣们都觉得莫不是错觉? ↑返回顶部↑
看着齐妃那清澈伤心的眼眸,皇后知道她又成了以前的齐妃,这样就好,“去吧。”皇后也不再多留她。
在婉蓉并不知道的时候,皇后为她免去日后可能有的灾难,婉蓉现在又一门心思投入研究之中,她想试试研究体积小能按在船上的炮,这样对于在海上作战很有利,要考虑船的承重,要考虑大炮的威力,现代倒是有很多,可是那些以现代技术是做不出来,还是只能在目前的技术上改良,威力可能大大降低,但有总比没有好。
婉蓉又陷入研究之中,这次的事同样给胤礽敲了个警钟,大清同样需要能海上作战的将领以及军队,同样还要有相对完善的装备,胤礽已经在想如何建立海军,为此召见了索额图允禛等重要军机大臣商议此事,众大臣是很赞同,只是具体方案还拿不出来。
胤礽觉得有必要听听皇阿玛的意见,皇阿玛领兵打仗多年,应该会有见解,康熙得知儿子想法很支持,“保成呐,你说这海上作战跟陆地上有何区别?”
“因为在海上,受到了海水的限制。”胤礽如实回答。
“是呀,因为在海上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除开地理环境以外,其他的跟陆地上有区别吗?”怎么领兵怎么打仗靠的还是谋略,谋略时要考虑海上天气环境行动受限的因素,其他的不一样都是打吗?谁的武功好,谁就赢。
“多谢皇阿玛,儿臣明白了。”是呀,只要八旗士兵熟悉水性,能在水中行动自如,跟陆地上的区别并不大,因为他们在水中受限,敌人也一样。
胤礽被康熙一点就清晰,主要是选出适合领兵的人选,这也不是着急的事,胤礽同时还想发展商业,上次出海带回来的商业让他震惊,当然并不是为了再次出海,出海毕竟存在很大的风险,但是不应该重农轻商,应该同等发展,这样才是最好。
胤礽想着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转眼过去了两个多月,传来了福全的捷报,信上说倭寇他们的国君先不同意谈,更不说签下不平等条约,他们双方都登上船在海中准备开战的时候,福全下令让每个船上的火铳编队人员,对敌方开始射击,压根不等他们人到敌方船上,敌方已经被子弹打死不少人,吓得仓皇而逃,而他们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快的都让他们觉得是错觉,他们的国君被逼无奈答应和谈。
看到这胤礽就放心了,他可是很相信允禩他们谈判的能力。
果不其然半个月以后,再次传来捷报,对方国君很憋屈的签下不平等条约,此条约明确写明是他们先无缘无故越境杀人,交出主事一干等人给大清处理,并罚款一百万两,同时接受大清的友好帮助,每年向大清进贡十万两,每三个月向大清进贡多少鱼虾跟珍珠,以及不准组建军队随时接受大清官员视察,甚至东海将归大清所有,他们不得随便进入,还有一些其他允禩他们想出的条约,而允禩他们把这份条约命名为海之条约。
允禩对外宣称倭寇国君当面道歉,并以重罚,大清很大方的原谅并协助他们管理好国家,大清是友好热爱和平的国家,大清是在帮助他们!
大清周围的国家一直都盯着这件事,当听到大清皇室给出的宣言,沙俄的彼得大帝扯扯嘴角,帮助到成了大清的附属国吗?那他们也想这样帮助大清好吧?大清皇帝能友好同意吗?看来想蚕食大清边境领土得想个别的办法。
其他小国听了后,表示他们还是安安分分过自己的日子,好在大清新君不是个好战的,但绝对不是个好脾气的,看看倭寇就懂了,他们还想自由的生活。
胤礽听了这个消息,对允禩他们非常满意,没错,他们就是友好的帮助他们,免得他们不懂得怎么做人,胤礽为此召见允祉,“允祉,允禩他们传回来的消息,你也听见了,这舆论就交给你了,咱们大清一向是有礼待人,别人不懂道理,咱们教别人懂道理。”胤礽一副朕多么宽宏大量。
允祉被皇上的无耻惊呆了,不过他这嘚瑟样真是好样的,他喜欢,的确嘛,他们大清是很宽宏大量,没灭了就是龙恩浩荡,“臣遵旨。”怎么控制舆论导向他清楚,写点东西就是了。
经过允祉的操作这件事很快成了百姓闲余谈论的话题,百姓都在说皇上英明,咱们大清大气,越境杀人只杀了主事一干人等,罚银一百万两,以及东海和日后年年进贡,真是宽宏大量,绝口不提开枪打死不少敌方士兵。
一时之间百姓们也十分高兴,觉得自己是大清子民太幸运,谁也不是傻子,皇上如此做吃亏的是谁,他们岂会不清楚?身为大清国子民,自然是要维护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强大,他们这些百姓也跟着腰杆子硬。
一个月以后他们顺利凯旋而归,胤礽对他们重重有赏,同时第二天提出扩建火铳编队,成立一个火铳军,以前那些对火铳有质疑的武将,当看到那场战役以后,肠子都悔青了,如今全部都异口同声赞同,跟胤礽预计的一样,“还是自愿报名,再来朕想成立海军,类似倭寇之事以后也许还会有,咱们大清应该有自己的海上作战军队,海军以海上作战为主,当然不仅仅会海上,陆地上也能骁勇善战。”胤礽提出自己的想法。
“启禀皇上,臣等以为此想法甚好。”经过这场越境杀人,文官也不反对。
“臣等附议。”众大臣都赞同。
这件事具体就容后再议,胤礽提出农商并齐发展的政策,立马就遭到大臣的反对,“启禀皇上,这件事臣以为不妥,自古农业十分重要,农业乃是国之根本。”
其他大臣都议论纷纷,胤礽岂会给他们反对的机会,“行了,上次恭亲王出海带回来的效益你们也看见了,但出海并不是上上之策,看看允禟一年给国库缴纳多少税,可见发展商业同样重要,百姓的日子也会过的很好。”
大臣还想争辩说什么,就见皇上一脸你再有说的,你每年就给国库上缴那么多银子,那些大臣只能闭嘴。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又过去半年,这半年里胤礽实施商农并齐发展,整顿财政,加强密折制度一系列措施,大清在胤礽的治理之下欣欣向荣,而海军的领将是常宁主导,福全协助,毕竟福全已经负责火铳军,实在忙不过来。
允褆负责兵部,允俄负责火铳军,海军还差人将来接手,其他兄弟,实在没有武将之风,胤礽把目光瞄准了十四,他一直有关注着皇阿玛其他儿子的学业,当然十四一个人是不行的,还得找个人协助他,还有时间慢慢选。
在胤礽为国为民操劳的时候,婉蓉也在努力想船上武器的设计图,真是设计了改,改了设计,到现在都没有满意的,不是射程不够,就是威力太小,婉蓉依旧努力中。
又过去大半年,离当初胤礽说的年后选秀又多过了半年,皇上不着急,大臣们着急啊!他们家闺女等不了那么久,年纪都不算小了,正是含苞待放的好年华,于是壮着胆子重提,这次胤礽并没有阻拦,很爽快的答应了。
爽快的让大臣们都觉得莫不是错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