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 / 4)
商人逐利,见仿冒品这一招行不通,立马就有人动了去辽州探一探的念头。
若是放在以前,辽州属于官路都没通过去的北疆,哪有商人们愿意到这天偏地远的北疆来?可苏崇文上任后大力修路,不仅将路从辽州城修得接上了通往京州的官路,还在辽州内也修了纵横交错的路网,商人想要入辽州,完全感觉不到荒僻,顶多就是不比京州富饶,但与蓟州、并州相比,已经没太大差距了。
商人们争先恐后地来到了辽州,四处打探貂皮的事儿,辽州百姓中有许多头脑灵活的人就动了养貂的念头,不过貂不好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养成的,这些商人最后还是寻到了辽州城的苏家貂厂。
张春芽领着这些商人在貂厂转悠,还给这些商人介绍:“辽商商队是我们辽州的官商,去年年末时卖出去的那批貂皮就是我们厂出去的。大概有八千多条吧,听着多,其实做一件大氅就得好多张貂皮,这八千多条根本不算什么。”
“今年我们貂厂扩大了规模,打算多养一些貂,差不多等到冬天的时候,能剥两万多张皮下来。因为去年是头一年养貂,很多东西都没琢磨明白,只是觉得把貂养肥养大就好了,可今年我们就打算选一些毛色好、比较纯的貂来配种,品相好的貂就放到一块儿,雪貂和雪貂、紫貂和紫貂,也零零星星地散养一些,看能不能配出些好看的花纹来。”
张春芽无师自通了‘画大饼’的技能,险些把那些商人给忽悠瘸了。
那些商人也都鬼精鬼精的,他们从张春芽的养貂厂出来,转头就去鼓励辽州人养貂,说是他们每年都会过来专门收貂皮,而且还是高价钱收!
另外,这些商人在辽州城里转悠了一圈,很快就发现了商机。
辽州城百废待兴,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稀缺,偌大一个辽州城,只有两家布庄,米店粮铺也没见到几个……这些商人都动了念头。
苏崇文放了这么长的线,总算有鱼儿来咬钩了,他的目标等于是完成了一半。
————————————————
辽州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之前只是受困于天时地利,无法谋求发展,再加上北疆的荒僻之名深入人心,这才让辽州这颗璀璨的明珠蒙尘。
苏崇文来辽州之后,不断地改变革新,用心智将落在这可明珠表面的尘灰都擦拭掉,还往这颗明珠里注入了新的光。
若是换了别人来,指不定还要前怕狼后怕虎,可农家出身的苏崇文根本不知道这个概念,辽商是辽州的官商,每年都会出去赚银子,赚到银子之后,所有分到衙门里的银子,都会被苏崇文用到了辽州建设中去,别的不提,仅仅是一年的时间,辽州城内的整个下水系统就被更新了一遍,路面也换成了平整的青石板,哪怕是一些小胡同巷子,也用青砖扑了路。
苏崇文担心辽州再降大雪,请来了工匠仔细研究辽州百姓的住宿习性以及房屋结构,在辽州百姓原有的住宿习性上改进出了更适宜居住的砖瓦房,不仅冬天的保暖性更好,屋顶的承压能力也更大,人在上面行走都不成问题,雪绝对压不塌。
苏崇文担心瘟疫会卷土重来,同葛天明仔细商量过后,决定号召百姓把院墙上都刷上白石灰,三个月的时间,整个辽州城的风貌就彻底变了。
衙门做的事情可不止组建了个辽商,还设了‘辽矿’,专门开采石灰与煤石,设了‘辽窑’,不像江南那边一样烧陶烧瓷,而是专门烧砖烧瓦,在‘辽窑’基本不赚钱的情况下,以最低的价格将砖瓦卖给了百姓,让百姓都将屋子给换了。
还有就是通河渠、筑堤坝、引活水等……辽州百姓都说这一任知州是土地爷转世,闲不住,就好大兴土木,可大家都乐意看到这些,毕竟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舒心了。
————————————————
三年任期眨眼便至,皇帝亲眼看着辽州之地在苏崇文手中起死回生,琢磨着该给苏崇文升一个什么样的官儿合适,结果苏崇文的‘陈情书’就送到了皇帝手中。
苏崇文在‘陈情书’中说,辽州发展势态正隆,若是临时变换知州,恐会影响到辽州的长期发展,他主动请任,连任辽州知州。
皇帝也想看看辽州在苏崇文手中,究竟能发展到哪一步,便提笔允了。
但当权者哪个不是疑心深重?
皇帝担忧苏崇文在辽州的明望太高,豢养私军,就寻了个‘派军包围北疆’的理由,将辽州给围了个严严实实。
这些被皇帝派去的亲军不做别的事情,除了操练之外,就是盯着辽州,防范苏崇文‘造反’。
这事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吓都要被吓死了,可苏崇文不觉得,他觉得辽州城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衙门的人手严重不足,刚好皇帝拍了亲军,苏崇文就上书给皇帝,同皇帝商量,能不能从那些亲军中借点人出来?
能!
必然能!
皇帝原先担忧贸然派兵进辽州城会让苏崇文怀疑,这才命他的那些亲军守在辽州‘暗中观察’,他还打算派一些亲军暗中潜入辽州城去好生刺探一番,结果苏崇文就主动请这些亲军们进去了。
苏崇文是问心无愧,胸怀坦荡,自然不怕这些亲军们查,他设宴款待了这些亲军,然后就同统领亲军的小将军商量,“能否借点人出来,辽州城的泥瓦匠不够用?” ↑返回顶部↑
若是放在以前,辽州属于官路都没通过去的北疆,哪有商人们愿意到这天偏地远的北疆来?可苏崇文上任后大力修路,不仅将路从辽州城修得接上了通往京州的官路,还在辽州内也修了纵横交错的路网,商人想要入辽州,完全感觉不到荒僻,顶多就是不比京州富饶,但与蓟州、并州相比,已经没太大差距了。
商人们争先恐后地来到了辽州,四处打探貂皮的事儿,辽州百姓中有许多头脑灵活的人就动了养貂的念头,不过貂不好养,也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养成的,这些商人最后还是寻到了辽州城的苏家貂厂。
张春芽领着这些商人在貂厂转悠,还给这些商人介绍:“辽商商队是我们辽州的官商,去年年末时卖出去的那批貂皮就是我们厂出去的。大概有八千多条吧,听着多,其实做一件大氅就得好多张貂皮,这八千多条根本不算什么。”
“今年我们貂厂扩大了规模,打算多养一些貂,差不多等到冬天的时候,能剥两万多张皮下来。因为去年是头一年养貂,很多东西都没琢磨明白,只是觉得把貂养肥养大就好了,可今年我们就打算选一些毛色好、比较纯的貂来配种,品相好的貂就放到一块儿,雪貂和雪貂、紫貂和紫貂,也零零星星地散养一些,看能不能配出些好看的花纹来。”
张春芽无师自通了‘画大饼’的技能,险些把那些商人给忽悠瘸了。
那些商人也都鬼精鬼精的,他们从张春芽的养貂厂出来,转头就去鼓励辽州人养貂,说是他们每年都会过来专门收貂皮,而且还是高价钱收!
另外,这些商人在辽州城里转悠了一圈,很快就发现了商机。
辽州城百废待兴,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稀缺,偌大一个辽州城,只有两家布庄,米店粮铺也没见到几个……这些商人都动了念头。
苏崇文放了这么长的线,总算有鱼儿来咬钩了,他的目标等于是完成了一半。
————————————————
辽州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之前只是受困于天时地利,无法谋求发展,再加上北疆的荒僻之名深入人心,这才让辽州这颗璀璨的明珠蒙尘。
苏崇文来辽州之后,不断地改变革新,用心智将落在这可明珠表面的尘灰都擦拭掉,还往这颗明珠里注入了新的光。
若是换了别人来,指不定还要前怕狼后怕虎,可农家出身的苏崇文根本不知道这个概念,辽商是辽州的官商,每年都会出去赚银子,赚到银子之后,所有分到衙门里的银子,都会被苏崇文用到了辽州建设中去,别的不提,仅仅是一年的时间,辽州城内的整个下水系统就被更新了一遍,路面也换成了平整的青石板,哪怕是一些小胡同巷子,也用青砖扑了路。
苏崇文担心辽州再降大雪,请来了工匠仔细研究辽州百姓的住宿习性以及房屋结构,在辽州百姓原有的住宿习性上改进出了更适宜居住的砖瓦房,不仅冬天的保暖性更好,屋顶的承压能力也更大,人在上面行走都不成问题,雪绝对压不塌。
苏崇文担心瘟疫会卷土重来,同葛天明仔细商量过后,决定号召百姓把院墙上都刷上白石灰,三个月的时间,整个辽州城的风貌就彻底变了。
衙门做的事情可不止组建了个辽商,还设了‘辽矿’,专门开采石灰与煤石,设了‘辽窑’,不像江南那边一样烧陶烧瓷,而是专门烧砖烧瓦,在‘辽窑’基本不赚钱的情况下,以最低的价格将砖瓦卖给了百姓,让百姓都将屋子给换了。
还有就是通河渠、筑堤坝、引活水等……辽州百姓都说这一任知州是土地爷转世,闲不住,就好大兴土木,可大家都乐意看到这些,毕竟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舒心了。
————————————————
三年任期眨眼便至,皇帝亲眼看着辽州之地在苏崇文手中起死回生,琢磨着该给苏崇文升一个什么样的官儿合适,结果苏崇文的‘陈情书’就送到了皇帝手中。
苏崇文在‘陈情书’中说,辽州发展势态正隆,若是临时变换知州,恐会影响到辽州的长期发展,他主动请任,连任辽州知州。
皇帝也想看看辽州在苏崇文手中,究竟能发展到哪一步,便提笔允了。
但当权者哪个不是疑心深重?
皇帝担忧苏崇文在辽州的明望太高,豢养私军,就寻了个‘派军包围北疆’的理由,将辽州给围了个严严实实。
这些被皇帝派去的亲军不做别的事情,除了操练之外,就是盯着辽州,防范苏崇文‘造反’。
这事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吓都要被吓死了,可苏崇文不觉得,他觉得辽州城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衙门的人手严重不足,刚好皇帝拍了亲军,苏崇文就上书给皇帝,同皇帝商量,能不能从那些亲军中借点人出来?
能!
必然能!
皇帝原先担忧贸然派兵进辽州城会让苏崇文怀疑,这才命他的那些亲军守在辽州‘暗中观察’,他还打算派一些亲军暗中潜入辽州城去好生刺探一番,结果苏崇文就主动请这些亲军们进去了。
苏崇文是问心无愧,胸怀坦荡,自然不怕这些亲军们查,他设宴款待了这些亲军,然后就同统领亲军的小将军商量,“能否借点人出来,辽州城的泥瓦匠不够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