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今日上上签 第3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算了。”
  “你还看剧,别看了。”邬紫越从抽屉里掏出手机支架,将手机搁在上边,“明天早上还是搬砖人。”
  “等结束了,好好享受一下这趟西安之行。”
  晚棠:“嗯。”
  “不跟你唠了,早点休息。”
  “挂了。”
  结束通话,晚棠将手机扔在一旁充电,整个人呈‘大’字瘫倒在床上,闭着眼睛滚了一圈。
  烦躁。
  *
  翌日清晨。
  才想起昨天晚上纠结半晌,整个人有点懵,云里雾里地睡着了,干发帽都忘记取下来。
  头发没吹干,就这么睡了一宿。
  从床上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吹风机将彼时几乎干透的头发吹了一遍。
  尤其是接近头皮的位置。
  吹完头发,整理完一切。
  周晚棠取出先前准备好的临时工作牌,挂在纤细的脖颈上。
  头发松松盘成低马尾,化了一个极淡,但又极为干练的妆容。
  今日周五,博物馆内人流不错。
  “周老师,年轻有为。”
  说话的是交接这份差事的负责人,两人见面握了握手,而后就文物交接一事进行了简单的交流。
  “您谬赞了。”
  她笑说:“都是分内的事,而且这趟我也算是学习到了不少新的知识。”
  工作交接完毕,周晚棠顺带在博物馆内逛了一圈,博物馆内的藏品历经各个朝代,皆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只是可惜,更多的文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入侵,贪婪的他们对圆明园的珠宝、文物进行肆虐搜刮,连镀金的水缸的金粉都刮了。
  带不走的瓷器就砸了,最后索性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文物自此开始飘洋过海,流落海外。
  周晚棠看着眼前都有单独展台的文物,不禁想起去大英博物馆时,看到的那些文物藏品。
  他们大多来自中国,没有解说词,只有冷冰冰的编号,拥挤的挤在狭小的展台上。
  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文物虽然不会说话,可却是历代人民智慧文化的结晶。
  从事这个行当后,深感痛心与无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