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节(2 / 4)
他们看准的并非是中日战争中国大获全胜的背景,恰恰是琉球王国复国以及共同体计划的一系列事件。在这次共同体计划当中,参与的三国全部是君主国家,唯独中华民国是元首共和制,这多多少少显得有些怪异。
这还不算,当接二连三的跨国政治联姻活动开始之后,其他三个君主国册封了一批贵族,这些贵族当中还包括不少中国公民。
中山亲王吴复甄只是其中之一,连同中国派往中山州的一批行政官员,全部被册封为贵族。在越南的帝国右相唐绍仪不仅身居要职,三个月前同样被越南女王册封为河内公爵。
不仅如此,之前朝鲜临时政府聘用的几位中国官员到现在仍然在任,这些官员也都得到朝鲜国王的封赏,获得朝鲜贵族的称号。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连大英帝国时不时也会册封一些外籍人士。无非是指获得封赏的外籍人士,一旦进入封赏国境内,就能享受所得封赏的待遇,而返回祖国之后则不再恢复普通人的身份。
但是德国顾问专家们却不会这么肤浅的判断事情,然而他们也不会一时急于求成,直接不顾任何反应挑明推行全新的政策。
趁着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德国人开始在中国推销一种公平对等原则,也就是说越南、朝鲜、琉球都给与许多中国人贵族待遇,中国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回应,而不是一味自居上国,安然接受这一切。
乍得一看,这番言论就像是德国在谴责中国似的,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铺垫。
就在德国人利用报纸、舆论以及外交政策在中国国内制造这种“公平”气氛时,中国外交部就此事突然召见了德国驻华大使辛慈,纵然德国现在是同盟国“老大哥”,但亚洲共同体计划与欧洲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在这个时候横插一脚究竟是什么意思?
再者,就算横插一脚也插得光明正大一些才是,德国人暗地里到处鼓吹的什么“公平”原则,这到底在暗示什么?
辛慈公使与中国外交部官员会面之后,却说这些是德国时政人士自愿的行为,与德国政府立场毫无瓜葛。
南京总统府顿时为此纳闷不已,不过好在没过多久,一份由外国专家部德国籍顾问发来的建议书被送到了昆明元首行营。
吴绍霆起初并没有关注国内的舆论动向,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亲自处理增兵暹罗的军务,甚至还动身去了一趟四川视察大陆桥第三兵团的筹备情况。直到这份建议书经过再三周折送到他面前时,这才对这些德国专家顾问们行为感到奇怪,也不由自主联想到第三次德国援助计划时附加的一系列条款。
之前德国专家顾问们曾经掀起过一场舆论声势,将吴绍霆的个人崇拜主义推波助澜了一番。当时吴绍霆虽然仔细思考过这件事,但不管怎么看都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因此没有过多的干涉。
可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德国人的动作太明显、太刻意,必然还隐藏着下文。
当吴绍霆看过这份署名为费恩·冯·赫奇特的《中国荣誉勋位改革建议书》之后,他的脸色立刻骤然生变,自己可不是愚蠢的人,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份无关痛痒的荣誉勋位问题,可背后却隐藏着一股极其巨大的政治影响。
因为在这份《建议书》里,费恩认为中国既然发起共同体计划,就应该将公平原则进行到底,以表明在这个共同体之内所有成员国是真真正正共同进退。因此,在其他三国都是君主制国体的情况下,中华民国即便要保证共和制,也应该在相关的荣誉体系上进行调整。
按照费恩的提议,中华民国现有的勋位制度应该仿效君主制国家,彻底更改为爵位制度。他还在文中举出多种例证,比如袁世凯颁布勋位制度,其根据就是参照君主制国家的爵位制度,再比如爵位制度在中国周朝时期就存在,既然中国人尊重传统文化,那就更应该推行这种荣誉体系。
不仅如此,费恩在文章最后还加以强调,无论亚洲还是欧洲,爵位制度有着长久以来的实践考证,还可以应付目前亚洲共同体之间荣誉差异化的问题。对于政治家们来说,这只是一次形式上修改名份而已,并不会引起任何的异议。毕竟“形式”就是“形式”,但文化底蕴却得到了一定层次的提高。
吴绍霆心里很清楚,既然将勋位制度更改为爵位制度仅仅只是“形式”,那完全用不着德国人来操心这个问题。既然德国人之前造势铺垫,现在又上书正式提出建议,可见德国人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当作是一场形式。
换言之,德国人如此行为的动机,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要在中国推行帝制!
吴绍霆立刻联想到当初签订“霍尔维格援助计划”时的那些附加条款,霍尔维格要求由德国社会专家来协助中国完成社会意识形态的改造,而这改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自己当皇帝,世世代代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袁世凯没能来得及称帝,难道这件事要落在我的头上了吗?
吴绍霆放下这份《建议书》,心里暗暗的念叨着。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08章,内幕
诚实的说,他很早就开始考虑过在中国推行独裁政治,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独裁之后复辟帝制。独裁政治是中国当下环境的需要,必须有统一的政治思路和强力的中央政府,才能让中国快速的从困境中走出来。但复辟帝制,只能说是十足的权欲,一代人掌权还不够,非要子孙后代都掌权。
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人,国家交到儿子手里会变成什么样?关键是他觉得完全没必要走这条路,随着时代进步,中国民智渐渐开放,一旦和平年代将临,独裁政治的市场就会彻底消失,到那个时候就算是皇帝还能有权力吗?如果说单纯一个皇帝的空头衔,为此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风险,值得吗?
可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不是他想不想称帝,而是德国人在推动自己称帝!
有一点他想不明白,既然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改造,为什么一定要改造成帝制?德国的到底在打着算盘?中国推行帝制对德国有什么好处?
想到威廉二世还专门派遣一批社会专家到中国来执行计划,吴绍霆越来越觉得德国隐藏的很深,这些人究竟想干什么? ↑返回顶部↑
这还不算,当接二连三的跨国政治联姻活动开始之后,其他三个君主国册封了一批贵族,这些贵族当中还包括不少中国公民。
中山亲王吴复甄只是其中之一,连同中国派往中山州的一批行政官员,全部被册封为贵族。在越南的帝国右相唐绍仪不仅身居要职,三个月前同样被越南女王册封为河内公爵。
不仅如此,之前朝鲜临时政府聘用的几位中国官员到现在仍然在任,这些官员也都得到朝鲜国王的封赏,获得朝鲜贵族的称号。
从表面上来看,这些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连大英帝国时不时也会册封一些外籍人士。无非是指获得封赏的外籍人士,一旦进入封赏国境内,就能享受所得封赏的待遇,而返回祖国之后则不再恢复普通人的身份。
但是德国顾问专家们却不会这么肤浅的判断事情,然而他们也不会一时急于求成,直接不顾任何反应挑明推行全新的政策。
趁着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德国人开始在中国推销一种公平对等原则,也就是说越南、朝鲜、琉球都给与许多中国人贵族待遇,中国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回应,而不是一味自居上国,安然接受这一切。
乍得一看,这番言论就像是德国在谴责中国似的,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个铺垫。
就在德国人利用报纸、舆论以及外交政策在中国国内制造这种“公平”气氛时,中国外交部就此事突然召见了德国驻华大使辛慈,纵然德国现在是同盟国“老大哥”,但亚洲共同体计划与欧洲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在这个时候横插一脚究竟是什么意思?
再者,就算横插一脚也插得光明正大一些才是,德国人暗地里到处鼓吹的什么“公平”原则,这到底在暗示什么?
辛慈公使与中国外交部官员会面之后,却说这些是德国时政人士自愿的行为,与德国政府立场毫无瓜葛。
南京总统府顿时为此纳闷不已,不过好在没过多久,一份由外国专家部德国籍顾问发来的建议书被送到了昆明元首行营。
吴绍霆起初并没有关注国内的舆论动向,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亲自处理增兵暹罗的军务,甚至还动身去了一趟四川视察大陆桥第三兵团的筹备情况。直到这份建议书经过再三周折送到他面前时,这才对这些德国专家顾问们行为感到奇怪,也不由自主联想到第三次德国援助计划时附加的一系列条款。
之前德国专家顾问们曾经掀起过一场舆论声势,将吴绍霆的个人崇拜主义推波助澜了一番。当时吴绍霆虽然仔细思考过这件事,但不管怎么看都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因此没有过多的干涉。
可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德国人的动作太明显、太刻意,必然还隐藏着下文。
当吴绍霆看过这份署名为费恩·冯·赫奇特的《中国荣誉勋位改革建议书》之后,他的脸色立刻骤然生变,自己可不是愚蠢的人,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份无关痛痒的荣誉勋位问题,可背后却隐藏着一股极其巨大的政治影响。
因为在这份《建议书》里,费恩认为中国既然发起共同体计划,就应该将公平原则进行到底,以表明在这个共同体之内所有成员国是真真正正共同进退。因此,在其他三国都是君主制国体的情况下,中华民国即便要保证共和制,也应该在相关的荣誉体系上进行调整。
按照费恩的提议,中华民国现有的勋位制度应该仿效君主制国家,彻底更改为爵位制度。他还在文中举出多种例证,比如袁世凯颁布勋位制度,其根据就是参照君主制国家的爵位制度,再比如爵位制度在中国周朝时期就存在,既然中国人尊重传统文化,那就更应该推行这种荣誉体系。
不仅如此,费恩在文章最后还加以强调,无论亚洲还是欧洲,爵位制度有着长久以来的实践考证,还可以应付目前亚洲共同体之间荣誉差异化的问题。对于政治家们来说,这只是一次形式上修改名份而已,并不会引起任何的异议。毕竟“形式”就是“形式”,但文化底蕴却得到了一定层次的提高。
吴绍霆心里很清楚,既然将勋位制度更改为爵位制度仅仅只是“形式”,那完全用不着德国人来操心这个问题。既然德国人之前造势铺垫,现在又上书正式提出建议,可见德国人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当作是一场形式。
换言之,德国人如此行为的动机,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要在中国推行帝制!
吴绍霆立刻联想到当初签订“霍尔维格援助计划”时的那些附加条款,霍尔维格要求由德国社会专家来协助中国完成社会意识形态的改造,而这改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自己当皇帝,世世代代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袁世凯没能来得及称帝,难道这件事要落在我的头上了吗?
吴绍霆放下这份《建议书》,心里暗暗的念叨着。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08章,内幕
诚实的说,他很早就开始考虑过在中国推行独裁政治,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独裁之后复辟帝制。独裁政治是中国当下环境的需要,必须有统一的政治思路和强力的中央政府,才能让中国快速的从困境中走出来。但复辟帝制,只能说是十足的权欲,一代人掌权还不够,非要子孙后代都掌权。
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样的人,国家交到儿子手里会变成什么样?关键是他觉得完全没必要走这条路,随着时代进步,中国民智渐渐开放,一旦和平年代将临,独裁政治的市场就会彻底消失,到那个时候就算是皇帝还能有权力吗?如果说单纯一个皇帝的空头衔,为此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风险,值得吗?
可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不是他想不想称帝,而是德国人在推动自己称帝!
有一点他想不明白,既然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改造,为什么一定要改造成帝制?德国的到底在打着算盘?中国推行帝制对德国有什么好处?
想到威廉二世还专门派遣一批社会专家到中国来执行计划,吴绍霆越来越觉得德国隐藏的很深,这些人究竟想干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