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3 / 4)
方之平心虚的摸了摸鼻头,“再等三年,儿子不是也可以相看了,再说了,搞不好到时候我已经中进士了!”
最后一句方之平心里可没底,虽然打算三年后参加会试,但并不敢肯定三年后的水平能够让他榜上有名。
宋氏只是发几句牢骚而已,毕竟人家主持的批语在那儿放着呢,便是儿子想娶亲,她也不敢呐。
“行,大不了娶一个比你小五、六岁的姑娘回来。”这年头谁家姑娘都得是十四、五岁就定亲、成婚,真跟他儿子一样拖到二十岁,不是被孝期耽误了,就是本身或者家风不好,她也不愿意让儿子娶这样的女子,当然皇家除外,那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多大年纪成婚都没有别人说话的余地。
方之平有些木然,三年后他这副身体二十岁,灵魂却已经活了四十年,心智怎么也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娶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他下不去手啊。
“慧姐儿看的哪户人家?什么时候定亲?”方之平问道,试图把话题从自己身上移开,慧姐儿虽然是他唯一的妹妹,但两人一年到头都见不了几次面,感情还真算不上深。
“能定什么人家!”宋氏不满道,小户出身的举人、秀才,老祖宗看不上眼,只能从郧贵里头找,但慧姐儿只是个庶女,可选择的范围小,“定下了理国公府二房的庶子。”
理国公府同他们定安侯府一样,也都是祖辈留下来的爵位,比他们高上一等,而且现在人家府里的三老爷是兵部尚书,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
不过二老爷就没多大本事了,富贵闲人一个,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闲职,算是面子上过的去。
方之平甚少在郧贵圈里走动,知道的消息也不多,对理国公府二老爷的庶子,还真没怎么听说过,“哪个庶子,人品、学识怎么样?”
到底是侯爷唯一的女儿,宋氏对她的婚事儿还是挺上心的,起码男方那边的情况都细细打听过,“在他们国公府里头,排行第七,单名一个榆字,在私塾读过几年的书,人倒是挺老实的,不出去瞎混,有两个通房丫头,不过没闹出过人命来。”
总的来说就是没什么本事,但也闯不了大祸,靠着国公府,慧姐儿跟着他起码不会吃苦,不过若是想当诰命夫人,怕是有些难度了。
方之平点头,“人不出去瞎混就好,有国公府在,日后也能弄个过日子的营生。”郧贵子弟只要安分守己,日子总不会太难过,起码吃喝不愁,就怕那种整天出去瞎混的,京城掉下块砖头来都能砸到个官儿,碰上硬茬子的机率比别地儿大多了,那是给自己找不安生。
宋氏叹了一口气,那也得他自己愿意干才行啊,就怕他自己什么都不想干,反正只靠着府里也能过活,“慧姐儿自己挺满意这婚事的,小两口慢慢过呗。”反正她是不会去管。
方之平直觉娘亲语气不对,“瞧娘你说的,慧姐儿这么小,知道什么呀,还是得你们长辈看着才行。”
宋氏因为是慧姐儿的嫡母,所以在婚事儿上是上了心的,她本打算托娘家兄弟给庶女找个家境一般的年轻举人,嫁过去就是当家太太,有侯府和丰厚的嫁妆在很快就能在婆家立起来,哪成想老祖宗直接就看重了理国公的庶孙,慧姐儿本人也更想嫁进理国公府。
“她的事儿都定下了,就不说了,青哥儿在老家怕是也快来信了,不管他能不能中童生,你对他的态度都不需要变,记住了吗?”宋氏嘱咐道。
方之平点头,他对两个庶出的弟弟,向来是不怎么亲近的,该给的礼物给,该有的礼节也有,但交心做不到,帮对方争取利益就更不可能了。
***
“姨娘,没几天三弟就得来信儿了,这次肯定能中,就是不中您也别骂他,这读书中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弟弟才十三岁,咱们会中的,您别总拿二哥跟他比,人家启蒙比三弟早,又有舅舅和外公教导,不一样的。”慧姐儿叮嘱道,上次三弟没考中,姨娘便总是絮叨他,弄的他都不想再屋里待着了。
杜姨娘心里不舒服,孩子托生到她肚子里,天生就比太太肚子里的孩子低一头,侯爷不重视,老祖宗瞧不上,银钱不凑手,读书也没有长辈教导。
“怪我啊,要是你们姐弟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哪还用吃这些苦!”杜姨娘丧着脸道。
慧姐儿抿唇,“我不是怪您,三弟也不会怪您的。”她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杜姨娘也知道自己刚刚那话是伤孩子的心,解释道:“我是真发愁,读书花银钱不说,若是一次、两次都不中,老祖宗可能就不让三少爷下次再回老家考试了。”二少爷考试都是一次就过,到了三少爷这儿,第一场考试就这么费劲,老祖宗肯定会觉得三少爷没用,一句话下来,三少爷还能不能读书都不好说了。
慧姐儿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老祖宗才不管咱们几个呢,姨娘就别杞人忧天了。”她们几个是哪个牌面上的人,一年到头能老祖宗想起来一次就不错了。
杜姨娘欲言又止,半响才叹了口气道:“你就别管了,说不定明年这时候就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好好过你的日子吧!”
“姨娘这是说的什么话!”慧姐儿皱眉道,“看在理国公府的面子上,我出嫁的嫁妆也肯定少不了,到时候姨娘和三弟手里头也能宽松些。”
她选择嫁给理国公的庶子,图的就是以后帮衬姨娘和弟弟,谁不知道太太给她安排的举人、秀才才是更好去处,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不说,更重要的是以后十有八九能被朝廷封为诰命,成为正儿八经的官太太,而不是一个国公府二房的庶子媳妇。
但她若是真是顺着自己的心意来,嫁妆肯定不会太丰厚不说,姨娘和弟弟不会也不能借着理国公府的势让府里的人高看上一分。
杜姨娘心里闷极了,喉咙就像堵了一块棉花一样难受,为人妾室就是半个下人,有时候甚至不如下人过得舒心,有很多时候她甚至会后悔当初用尽手段成为侯爷的通房丫头。 ↑返回顶部↑
最后一句方之平心里可没底,虽然打算三年后参加会试,但并不敢肯定三年后的水平能够让他榜上有名。
宋氏只是发几句牢骚而已,毕竟人家主持的批语在那儿放着呢,便是儿子想娶亲,她也不敢呐。
“行,大不了娶一个比你小五、六岁的姑娘回来。”这年头谁家姑娘都得是十四、五岁就定亲、成婚,真跟他儿子一样拖到二十岁,不是被孝期耽误了,就是本身或者家风不好,她也不愿意让儿子娶这样的女子,当然皇家除外,那是最不讲规矩的地方,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多大年纪成婚都没有别人说话的余地。
方之平有些木然,三年后他这副身体二十岁,灵魂却已经活了四十年,心智怎么也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娶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他下不去手啊。
“慧姐儿看的哪户人家?什么时候定亲?”方之平问道,试图把话题从自己身上移开,慧姐儿虽然是他唯一的妹妹,但两人一年到头都见不了几次面,感情还真算不上深。
“能定什么人家!”宋氏不满道,小户出身的举人、秀才,老祖宗看不上眼,只能从郧贵里头找,但慧姐儿只是个庶女,可选择的范围小,“定下了理国公府二房的庶子。”
理国公府同他们定安侯府一样,也都是祖辈留下来的爵位,比他们高上一等,而且现在人家府里的三老爷是兵部尚书,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
不过二老爷就没多大本事了,富贵闲人一个,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闲职,算是面子上过的去。
方之平甚少在郧贵圈里走动,知道的消息也不多,对理国公府二老爷的庶子,还真没怎么听说过,“哪个庶子,人品、学识怎么样?”
到底是侯爷唯一的女儿,宋氏对她的婚事儿还是挺上心的,起码男方那边的情况都细细打听过,“在他们国公府里头,排行第七,单名一个榆字,在私塾读过几年的书,人倒是挺老实的,不出去瞎混,有两个通房丫头,不过没闹出过人命来。”
总的来说就是没什么本事,但也闯不了大祸,靠着国公府,慧姐儿跟着他起码不会吃苦,不过若是想当诰命夫人,怕是有些难度了。
方之平点头,“人不出去瞎混就好,有国公府在,日后也能弄个过日子的营生。”郧贵子弟只要安分守己,日子总不会太难过,起码吃喝不愁,就怕那种整天出去瞎混的,京城掉下块砖头来都能砸到个官儿,碰上硬茬子的机率比别地儿大多了,那是给自己找不安生。
宋氏叹了一口气,那也得他自己愿意干才行啊,就怕他自己什么都不想干,反正只靠着府里也能过活,“慧姐儿自己挺满意这婚事的,小两口慢慢过呗。”反正她是不会去管。
方之平直觉娘亲语气不对,“瞧娘你说的,慧姐儿这么小,知道什么呀,还是得你们长辈看着才行。”
宋氏因为是慧姐儿的嫡母,所以在婚事儿上是上了心的,她本打算托娘家兄弟给庶女找个家境一般的年轻举人,嫁过去就是当家太太,有侯府和丰厚的嫁妆在很快就能在婆家立起来,哪成想老祖宗直接就看重了理国公的庶孙,慧姐儿本人也更想嫁进理国公府。
“她的事儿都定下了,就不说了,青哥儿在老家怕是也快来信了,不管他能不能中童生,你对他的态度都不需要变,记住了吗?”宋氏嘱咐道。
方之平点头,他对两个庶出的弟弟,向来是不怎么亲近的,该给的礼物给,该有的礼节也有,但交心做不到,帮对方争取利益就更不可能了。
***
“姨娘,没几天三弟就得来信儿了,这次肯定能中,就是不中您也别骂他,这读书中举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弟弟才十三岁,咱们会中的,您别总拿二哥跟他比,人家启蒙比三弟早,又有舅舅和外公教导,不一样的。”慧姐儿叮嘱道,上次三弟没考中,姨娘便总是絮叨他,弄的他都不想再屋里待着了。
杜姨娘心里不舒服,孩子托生到她肚子里,天生就比太太肚子里的孩子低一头,侯爷不重视,老祖宗瞧不上,银钱不凑手,读书也没有长辈教导。
“怪我啊,要是你们姐弟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哪还用吃这些苦!”杜姨娘丧着脸道。
慧姐儿抿唇,“我不是怪您,三弟也不会怪您的。”她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杜姨娘也知道自己刚刚那话是伤孩子的心,解释道:“我是真发愁,读书花银钱不说,若是一次、两次都不中,老祖宗可能就不让三少爷下次再回老家考试了。”二少爷考试都是一次就过,到了三少爷这儿,第一场考试就这么费劲,老祖宗肯定会觉得三少爷没用,一句话下来,三少爷还能不能读书都不好说了。
慧姐儿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老祖宗才不管咱们几个呢,姨娘就别杞人忧天了。”她们几个是哪个牌面上的人,一年到头能老祖宗想起来一次就不错了。
杜姨娘欲言又止,半响才叹了口气道:“你就别管了,说不定明年这时候就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好好过你的日子吧!”
“姨娘这是说的什么话!”慧姐儿皱眉道,“看在理国公府的面子上,我出嫁的嫁妆也肯定少不了,到时候姨娘和三弟手里头也能宽松些。”
她选择嫁给理国公的庶子,图的就是以后帮衬姨娘和弟弟,谁不知道太太给她安排的举人、秀才才是更好去处,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不说,更重要的是以后十有八九能被朝廷封为诰命,成为正儿八经的官太太,而不是一个国公府二房的庶子媳妇。
但她若是真是顺着自己的心意来,嫁妆肯定不会太丰厚不说,姨娘和弟弟不会也不能借着理国公府的势让府里的人高看上一分。
杜姨娘心里闷极了,喉咙就像堵了一块棉花一样难受,为人妾室就是半个下人,有时候甚至不如下人过得舒心,有很多时候她甚至会后悔当初用尽手段成为侯爷的通房丫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