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第43节(3 / 4)
纪慕云失笑,“六小姐是抬举我,我这点东西,可不敢提什么教不教的。”又有点好奇:“六小姐是喜欢画画,还是喜欢描花样子?”
不但媛姐儿自己,于姨娘曹延轩亦没提起过。
媛姐儿想了想,“前两年在课堂上学过画东西,没几日便放下了。自打姨娘来了,我看姨娘画什么像什么,而且,画什么都能绣出来,就猜姨娘是学过的,还学的很好。”
纪慕云微微得意:自己除了读书、针线,便是在画画下过功夫,这位六小姐,还挺识货的。
嘴里谦虚:“不过跟着夫子学过些时日。六小姐既是想学,何不告诉老爷或是太太,请位夫子在家里,慢慢跟着学?”
媛姐儿像成年人那样,长长叹口气。
很快,纪慕云知道了近几年,曹府小姐上课的情形:
七、八年前,西府贵姐儿、珠姐儿到了该学东西的时候,三太太五太太商量着,给请了读书、学琴、针线的师傅。彼时西府秀姐儿素姐儿还小,没学到什么。
待贵姐儿珠姐儿嫁了,珍姐儿也长起来了,西府七太太疼爱女儿,照样给请了女夫子,媛姐儿、秀姐儿素姐儿跟着学。
珍姐儿脾气活泼,恃宠而骄,很少坐得住,平日跟着夫子练字做针线,被七太太压着下厨,近两年又添了看账本、理家的活儿,就什么也不想练了。
女夫子自然以珍姐儿为中心,珍姐儿喜欢什么就讲什么,其余小姐就跟着学什么。如此一来,合香、弹琴、插花和绘画都是浅尝辄止,根本没有展开来讲,媛姐儿三个两眼一抹黑,什么也没学到。
“去年四姐姐,四姐姐定下提前出门,杜娘子也走了,夫子就更不讲什么了。待太太身子骨不好,秀姐儿素姐儿不再过来,夫子也不来了,姨娘日日让我抄佛经。”媛姐儿略带沮丧地说,“再要不然,便是抄女诫。”
纪慕云想起自己初来,书架上那本《女诫》。
江南文风鼎盛,曹家亦是书香世家,肯请夫子给族中女孩授课,学一些针线之外的爱好,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家,尤其是北方家族,把姑娘教的认识字,就由母亲带着看账本了。
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归的姑姑婶婶,承担起教养家中晚辈的担子。纪慕云就知道,京城某侯府有一个很有文采的寡妇,在家中办了闺学,除了教学生读书,还传授弹琴、绘画和医理,人称“闵大家”。姨母想让纪慕云去见识见识,可惜,闵大家挑选的皆是侯府、伯爵府的嫡女,纪慕云是没机会了。
说起来,无论把夫子请回家,还是送女儿出门上闺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夫子束脩是其一,授课的地方、服侍的人手、车马费、学生衣裳装扮、往来走礼,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么一来,只有富贵之家的嫡女尤其是受宠的嫡女,才有读书、开眼界的机会,绝大多数庶女像野草,默默出生、默默识几个字,便默默嫁人了。
纪慕云心想,幸好媛姐儿和珍姐儿只差一、两岁,姐姐妹妹一起上课,曹延轩也是心疼孩子的,否则,就冲七太太,媛姐儿的日子不定什么样呢。
媛姐儿又说:“我虽只学过几日,夫子在课上拿了画作给我们看,明明也是花鸟,却和姨娘画的完全不同。何况,何况....。”
说到这里,小姑娘用眼睛看着她,声音低得像蚊子叫:“我姨娘(于姨娘)如今日日住在正院,大半个月没家来。”
她更明白了:七太太是媛姐儿的嫡母,更是西府主母,一旦有三长两短,身为庶女的媛姐儿要给七太太守孝,除了抄抄佛经做做针线,别的都不用想了。
纪慕云想起另一件事,“那,六小姐不弹琴了吗?”
媛姐儿垂下头,嘟囔“以前弹,如今不弹了。”
大概媛姐儿的院子离正院太近,怕琴声扰了七太太,可她从没听过媛姐儿提过弹琴的事。
话说回来,万一画画也是媛姐儿一时心血来潮,就没必要了。
纪慕云委婉地劝,“我像六小姐一般大的时候,也是看什么都好,看什么都想学。夫子告诉我,学东西最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耽误了工夫不说,两样都学不好。”
女子和男子不同,不用读书科考,针线和厨艺是第一位的,婚后相夫教子,打理家务,伺候公婆,能学一个爱好并且维持下来,已经很不易了。
媛姐儿脸庞腾地红了,喃喃说“是我姨娘,定要我练琴,姨娘说,四姐姐不爱弹琴。”
上面有得宠的嫡女,曹延轩根本看不到媛姐儿,于姨娘不得不另辟蹊径,希望女儿有出挑的一方面吧?
纪慕云颇为同情,想起姨母对自己的期许,想了想,“这样好不好?如今我要带昱哥儿,太太那边~也确实离不开人。这两日,我找机会问一问老爷,若老爷答应了,不少东西得预备呢!” ↑返回顶部↑
不但媛姐儿自己,于姨娘曹延轩亦没提起过。
媛姐儿想了想,“前两年在课堂上学过画东西,没几日便放下了。自打姨娘来了,我看姨娘画什么像什么,而且,画什么都能绣出来,就猜姨娘是学过的,还学的很好。”
纪慕云微微得意:自己除了读书、针线,便是在画画下过功夫,这位六小姐,还挺识货的。
嘴里谦虚:“不过跟着夫子学过些时日。六小姐既是想学,何不告诉老爷或是太太,请位夫子在家里,慢慢跟着学?”
媛姐儿像成年人那样,长长叹口气。
很快,纪慕云知道了近几年,曹府小姐上课的情形:
七、八年前,西府贵姐儿、珠姐儿到了该学东西的时候,三太太五太太商量着,给请了读书、学琴、针线的师傅。彼时西府秀姐儿素姐儿还小,没学到什么。
待贵姐儿珠姐儿嫁了,珍姐儿也长起来了,西府七太太疼爱女儿,照样给请了女夫子,媛姐儿、秀姐儿素姐儿跟着学。
珍姐儿脾气活泼,恃宠而骄,很少坐得住,平日跟着夫子练字做针线,被七太太压着下厨,近两年又添了看账本、理家的活儿,就什么也不想练了。
女夫子自然以珍姐儿为中心,珍姐儿喜欢什么就讲什么,其余小姐就跟着学什么。如此一来,合香、弹琴、插花和绘画都是浅尝辄止,根本没有展开来讲,媛姐儿三个两眼一抹黑,什么也没学到。
“去年四姐姐,四姐姐定下提前出门,杜娘子也走了,夫子就更不讲什么了。待太太身子骨不好,秀姐儿素姐儿不再过来,夫子也不来了,姨娘日日让我抄佛经。”媛姐儿略带沮丧地说,“再要不然,便是抄女诫。”
纪慕云想起自己初来,书架上那本《女诫》。
江南文风鼎盛,曹家亦是书香世家,肯请夫子给族中女孩授课,学一些针线之外的爱好,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家,尤其是北方家族,把姑娘教的认识字,就由母亲带着看账本了。
这种情况下,很多大归的姑姑婶婶,承担起教养家中晚辈的担子。纪慕云就知道,京城某侯府有一个很有文采的寡妇,在家中办了闺学,除了教学生读书,还传授弹琴、绘画和医理,人称“闵大家”。姨母想让纪慕云去见识见识,可惜,闵大家挑选的皆是侯府、伯爵府的嫡女,纪慕云是没机会了。
说起来,无论把夫子请回家,还是送女儿出门上闺学,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夫子束脩是其一,授课的地方、服侍的人手、车马费、学生衣裳装扮、往来走礼,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这么一来,只有富贵之家的嫡女尤其是受宠的嫡女,才有读书、开眼界的机会,绝大多数庶女像野草,默默出生、默默识几个字,便默默嫁人了。
纪慕云心想,幸好媛姐儿和珍姐儿只差一、两岁,姐姐妹妹一起上课,曹延轩也是心疼孩子的,否则,就冲七太太,媛姐儿的日子不定什么样呢。
媛姐儿又说:“我虽只学过几日,夫子在课上拿了画作给我们看,明明也是花鸟,却和姨娘画的完全不同。何况,何况....。”
说到这里,小姑娘用眼睛看着她,声音低得像蚊子叫:“我姨娘(于姨娘)如今日日住在正院,大半个月没家来。”
她更明白了:七太太是媛姐儿的嫡母,更是西府主母,一旦有三长两短,身为庶女的媛姐儿要给七太太守孝,除了抄抄佛经做做针线,别的都不用想了。
纪慕云想起另一件事,“那,六小姐不弹琴了吗?”
媛姐儿垂下头,嘟囔“以前弹,如今不弹了。”
大概媛姐儿的院子离正院太近,怕琴声扰了七太太,可她从没听过媛姐儿提过弹琴的事。
话说回来,万一画画也是媛姐儿一时心血来潮,就没必要了。
纪慕云委婉地劝,“我像六小姐一般大的时候,也是看什么都好,看什么都想学。夫子告诉我,学东西最怕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耽误了工夫不说,两样都学不好。”
女子和男子不同,不用读书科考,针线和厨艺是第一位的,婚后相夫教子,打理家务,伺候公婆,能学一个爱好并且维持下来,已经很不易了。
媛姐儿脸庞腾地红了,喃喃说“是我姨娘,定要我练琴,姨娘说,四姐姐不爱弹琴。”
上面有得宠的嫡女,曹延轩根本看不到媛姐儿,于姨娘不得不另辟蹊径,希望女儿有出挑的一方面吧?
纪慕云颇为同情,想起姨母对自己的期许,想了想,“这样好不好?如今我要带昱哥儿,太太那边~也确实离不开人。这两日,我找机会问一问老爷,若老爷答应了,不少东西得预备呢!” ↑返回顶部↑